先建后补入户路 共同缔造幸福路 ——信陵镇荷花村探索共建共管新机制
本网讯(通讯员 金辉)2024年,巴东县信陵镇荷花村支两委和州水利湖泊局驻村工作队运用“共同缔造”理念,响应群众呼声,激发群众活力,硬化入户路,缔造幸福路,探索出入户路先建后补“共建共管”新模式。全村共计已完成4.8公里入户路硬化,群众另报备计划4.2公里,全村80%以上入户路将得到硬化,168户515人直接受益。
问需于民,共商共议找痛点
为推动合村并组后荷花村黄家湾、水聚坪、荷花三个片区资源融合,解决村民最关心、最实惠的问题,让三个片区从形合到心合,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,坚持深入农户,定期开展问需于民的“敲门行动”,一户户进家门,一户户拉家常,调查了解实情,征集村民问题。
荷花村4组向秀常说:“我们这段入户路未硬化,每逢下雨天,农用车都开不进来,这里有四五户人家,卖个猪还要赶下去,收点粮食还要用箩筐背,想早点把公路硬化了。”走访200余户,共收集村民意见建议30余条,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入户路硬化问题,这也是近几年12345热线荷花村民反映最多的问题。
硬化前
问计于民,共谋共议定方案
为解决入户路硬化问题,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小范围召开村民院坝会、板凳会5次,宣讲政策,鼓励村民建言献策。
“只要国家给我们点材料钱,我自己出工出力,把入户路硬化好。”8组黄家湾村老支书黄宗银建议道。
经过共议共谋,许多村民都表示只要政府补贴一部分材料费,愿意自主组织实施入户路硬化。问计于民,入户路“共同缔造”方案雏形已成。
首先要解决“钱从哪来”的问题,州水利湖泊局驻村工作队迅速汇报给单位领导,经研究,提供帮扶资金30万元为入户路硬化启动资金。有了资金,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第一时间对全村未硬化入户路进行统计,并多次走访荷花、马鹿池等地,了解多家施工队伍、砂石料厂材料和劳务价格。
经过多次讨论及村代表审议,最终确定“宽度不低于3米,厚度不低于12厘米,每米补助80元,村民先建后补”为主要内容的入户路硬化“以奖代补”方案。村民共议共谋,让村民从“旁观者”变为“主人翁”,让村里工作从演“独角戏”变为共同参与的“大合唱”。
硬化后
解忧于民,共建共管化难题
为打消村民对方案的困惑和顾虑,村支两委和“驻村工作队”召开“以奖代补”入户路硬化实施动员会,号召群众共同参与,共享成果。
政策发布后,第一个愿意“吃螃蟹”的是村里的脱贫户黄兴志。他说:“下雨天出行不方便,每年过年儿女都是把车停下面岔路口走上来,村里有政策,这段路可以补助不少。”同时,再次入户走访,倾听民声,建立反馈机制,逐一宣传修建政策,细算经济账。通过动员会+入户再宣讲,村民顾虑逐步消除,105户村民提交入户路硬化“以奖代补”申请和签订安全质量承诺书。
当村民主动行动时,村级角色由主导者变成服务者和协调者。成立入户路硬化协调工作专班,对涉及多户的意见不统一的,召集在一起商量,面对面谈,逐步消除分歧,达成一致。截至目前,全村已施工4.8公里,验收4.8公里,验收合格道路由村支两委与群众签订协议,明确道路归集体和群众共有,日常维护管理由群众分段负责确保道路畅通无阻、长期受益。
服务于民,共评共享说未来
通过一系列措施,荷花村入户路硬化“共同缔造”项目顺利推进,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。2024年30万入户路硬化“以奖代补”资金已全部补贴到群众手中,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并报镇党委、政府批准,2025年继续实施入户路硬化“以奖代补”政策,资金从村集体资金和驻村帮扶资金中补贴。
道路硬化通畅后,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向上级单位争取30盏路灯。昔日泥泞小道变成宽敞平坦的水泥路,夜幕降临,一盏盏路灯不仅照亮归途,更温暖了村民的心。
用30万元资金发挥出90万元效能,让村民告别砂石泥巴路,改善村民出行环境,助推荷花村小水果、蔬菜、畜牧等产业发展。小项目助力大发展,小服务凝聚大民心,小行动激发大能量。
下一步,荷花村将秉持共同缔造理念,完善机制,鼓励村民更多地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,共同绘制乡村振兴美好画卷。
编辑:罗燕